县城,是连接我国大城市和乡镇、农村的纽带,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1482个县,常住人口达到1.3941亿人。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部署,各地正在实施的城市更新行动,这其中,也包括这1482个县。如何给县城来场城市更新行动,既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留住县城的特色,又能满足老百姓的现代生活需求?今天的一线调研,我们去一个古城看一看。
江西永新,“三湾改编”发生地、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核心,有着鲜明的红色基因和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中共湘赣省委旧址,就在永新老城里。走进如今的永新,历时三年多改造,刚刚完成第一阶段工作。这两天,家住永新县南门老街的李大姐,就刚和镇里签订了改造协议,她想把家里的老房子改造好以后开个小店。
看到设计团队拿出的改造效果图,李大姐对自家老房子未来的改造充满了期望。推动她想加快改造的,是家门口老街的变化一天一个样,出门就是花园,人气也越来越旺。但在以前,可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资料图片)
短短三年的改造,在永新老城南门老街一带,目前已经构建了民俗文化体验、古城记忆展示、红色文化展示等功能区。如今的永新的城市面貌,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永新县禾川镇南门老街居民 陈涛:你看我们现在整个街道的亮化,包括下水沟的处理,包括电线、电视闭路全部入地了。我是出生在这个街生长在这个街几十年了。看到这么大的变化,发自内心的一种满足感。
而就在南门老街旁的禾水河畔,现在秀丽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已经成为一条纵贯全城的景观带,一座跨禾水河两岸的人行桥正在建设,将结束两岸居民“串门必绕路”的历史。
调整配置城市空间资源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在县城当中改造老街只是“城市更新行动”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那究竟什么是城市更新行动呢?
所谓城市更新,主要是指在城镇化发展接近成熟期时,通过完善公共资源等合理的“新陈代谢”方式,通过整治、改善、优化等方式,重新调整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使之更好满足人的期望需求、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古城更新 不是大拆大建就能实现
看到今天永新老城的变化,很多人可能都有一个疑问,就是这个2018年才宣布脱贫摘帽的县城,是怎么做到今天这一步的。我们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前几年,永新面临的状况,与全国许多县城一样,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老城活力不足,基础设施年久失修。2019年,永新提出“挖掘文化底蕴、恢复历史记忆、注入商业业态、改善民生福祉”的改造思路,并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但是,费尽心力征集到的方案,跟设定的目标差距很大。
永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贺文华:第一版的方案整体的思路:老房子全部拆掉,新房子全部进行这种仿古的立面统一的装修。这种大拆大建的模式,当时这个方案的概算大概要3个多亿。感觉与我们的预期有差距,我们当时就比较迷茫。
要改造,就要花3个亿,这对于一年财政收入只有十几亿的永新来说,难以承受。怎么办?当地梳理发现,永新要想做好城市更新,面对的不仅是古城环境衰败,更要解决人口流失、产业缺位、文化衰落等一系列复杂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大拆大建就能实现的。怎么办?苦无思路的永新,这个时候,碰到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张广汉:正好这个从全国来讲的话,“十四五”要开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为住建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那么中规院也在全国的试点城市开展这样的一些实践的工作。我们觉得急需要找到一个像这样一般老县城的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更新相结合的方法。
尊重多样性 用“更新”唤醒沉睡的古城
各有所需,永新当地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合作是一拍即合。为了摸清永新老城的家底,时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的杨保军被邀请来担任永新城市更新的总规划师,时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担任总景观设计师,他们给永新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时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 王向荣:我们以前相当多老城的改造,就是走了这个单一改造道路,把很多这种多样化的县城拆掉,做仿古一条街,大拆大建全部重来的话,中国的这种文化根本就没有载体了。我们看到永新的多样化,觉得其实还是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舞台。
时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杨保军:老城的将来会是什么样?不知道,从居民的眼神里就看得出来了。但是我们能不能通过我们的这个更新,我是想要改变什么?所以我们其实真正希望能够重新拾回我们对这个古城的信心。
古城“针灸式”更新 既改痛点又通经络
永新的古城改造没有大拆大建,前来永新的大师工作营给当地提出“针灸式”改造的办法:就像针灸之于人体一样,某个部位不舒服,扎一针,通过这个局部刺激,来激活整体。可以说,这种“针灸式”改造,就是“小尺度 微改造”,不对城市动大手术,既保留城市肌理,还要延续城市的文脉,我们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记者在永新看到,这个县城自从东汉建县,到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老城现在的框架和轮廓。1000多年来,老城都是永新的中心。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分院主任规划师 王军:从最早的选址到宋代的古塔,明清的建筑,再到近代的红色革命文物,它们实际上共同构成了永新独特的一脉相承的文化,我们就把它叫文脉。所以在城市更新中,我们必须得敬畏古城千百年来的文脉。
永新的更新,既不能乱花钱,更不能大拆大建。怎么办?前来永新的大师工作营,给当地提出了“针灸式改造”的办法。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张广汉:那么在永新来讲,我们主要一个是针对老城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房屋老旧要修了,特别是一些传统建筑如何活化利用。另外一个就是怎么样吸引年轻人回到老城里,那么按照年轻人的希望,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改善他的生活水平。
永新老城更新项目风情营造总负责人 韩云峰:关键就在城市更新的时候,你不能说我把脸上的褶都给他抻平了,不是这样。有的时候有意地要保留城市那种气质,包括那些格局。
永新老城更新项目执行总策划 柳青:在永新我们是把它叫文化针灸,所以一针下去之后又让它变了面貌,然后又给它植入了文化业态的内容。
老建筑“文化针灸” 打造传统文化新地标
在设计师们看来,永新的改造,是对城市特定地点进行小范围、小尺度的改造,达到梳理城市脉络、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功效,从而激发地区发展潜能,从而也带动了周边功能、环境、经济及社会活动。
在永新,原本已经破败不堪的篾厂,如今被改造成了老城的演艺中心。
三角班,原本无人观看的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想到如今在永新可以做到演出场场爆满。
永新老城更新项目运营负责人朴国峰:其实,当地老百姓也有他们热爱的文化,我们做的只是去唤醒他们内心的热爱,去给他们创造机会,激活当地的文化。
那么,古建筑如何“针灸”呢?城当中有一座建于公元995年的宋塔,多年来这座塔一直被圈在一所学校的围墙里。如今,设计师为这座塔营造一个公共空间,千年古塔神采奕奕地再现在老城百姓面前。
不只这些,目前永新已经将一些残垣断壁、废弃地等拆除整理,建设小游园、口袋公园等民生设施,同时还围绕交通,先后打通了12条“微循环”道路,逐步疏通城区的“经络”。
古城更新 靠什么才能“可持续”?
针灸式的更新,在业内人士看来,是一种小步快跑的“微更新”方法,改变的是一座城市的肌理和气象。但如何让这类县城的更新,变得长久、可持续呢?
在永新,正在举行的一堂“缔造古城美好生活”的生活美学体验课,成了县城里不少女孩子争相来参与的一堂热门课。
用永新的竹子当花瓶,把当地买菜的篮子改造后当花篮,设计师还帮助当地居民找到了一百多种当地特色的植物和鲜花。这一番操作的背后,是古城更新设计师团队,希望不仅用色彩扮靓城市,更能通过发现身边的美来激活城市的文化。
永新老城更新项目花艺负责人 张海艳:我们植物最大的力量是温柔的力量,城市更新更多是关注当地原住居民的内心,改造的是他们的内心,我们一定要具有引领性,城市更新不仅是要提升街道两边的景观,而是要真正做到改造的是这些当地原住居民的气质内心和激发他对古城的热爱,这样才真正做到城市更新。
如今的永新,不仅在用色彩打动人心,更在用切切实实的工作机会吸引人。
90后的胡庆最近很忙,来她店里拍汉服照的人越来越多。去年还在深圳打工的她,今年春节后回家看到老城的变化这么大,决定不出门了,开始自主创业。
年轻人回来了,这是这两年正在永新县发生的诸多变化之一。如今,永新第一家咖啡店、第一家烤肉店,陆续出现。
有了新面貌,有了新活力,更有了新机会,古老的永新正在逐渐吸引和留住年轻人。
这几天,我们持续关注了多个地方的城市更新样本,探讨城市如何高质量发展。其实,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诉求,也是城市更好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江西永新探索出的以“针灸式”改造为核心的城市更新模式,不搞大拆大建,哪里需要改哪里,对全国许多县城而言,具有借鉴意义。只有紧紧围绕满足“人”的需求这一关键,我们的县城,就可以像永新这个名字一样,永新永新,永远年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流程编辑:TF019
上一篇:“数字经济”时代,宁波公路发展路在何方?这个沙龙告诉你答案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